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小土豆成就大事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定西市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杜雪琴
陇中定西气候凉爽、雨热同季,土壤疏松透气、昼夜温差大。得益于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盛产马铃薯。
2022年,定西马铃薯全产业产值达到225亿元,农民人均产业纯收入25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3%。定西已成为全国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8月21日,记者随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定西市,看马铃薯原种基地、访马铃薯种植大户、进马铃薯加工车间,感受全市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育好原原种:大棚里长出“金豆豆”
“你们看,我们的‘宝贝’在这里!”
在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的温室大棚,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伟小心翼翼地掀开育种盘下的帘子,一串串小巧玲珑的马铃薯原原种挂满根茎。
“这是我们采用‘雾培’生产的马铃薯原原种,长得像一串串葡萄,还可以反复采收。”赵永伟介绍,采用‘雾培’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脱毒组培苗,是取用马铃薯芽尖上最顶端部位的细胞培养而成的。
“在‘雾培’环境下,原原种薯产量可由每株3到5粒提升到每株50粒以上。”赵永伟说,“雾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脱毒马铃薯种薯成本,有助于杜绝土传病害,提高原原种产量和质量。
在甘肃田地博通薯业有限责任公司马铃薯原原种大棚里,马铃薯的小苗长得郁郁葱葱,务工人员正在为马铃薯压苗。
“我们生产的种薯销往四川、新疆、青海、贵州、山东、陕西等多个省份。”甘肃田地博通薯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林军介绍,公司还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成立亚太中心渭源工作站,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等合作交流,加快种薯生产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推广应用,提升马铃薯产量和质量。
种薯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芯片”。
近年来,定西市着力提升种薯产业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不断加快马铃薯种薯研究,在安定区、渭源县建成马铃薯脱毒基础苗生产供应中心,应用推广椰糠栽培、“雾培”技术等多项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新技术,从源头上提升马铃薯品质。
截至目前,定西市已累计培育马铃薯种薯企业33家,其中国家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15亿粒以上,脱毒种薯生产能力200万吨以上。
标准化生产:“定西土豆”品质好
夏末秋初,天高云淡。
行走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远远望去,一片片薯花在绿色的田野上尽情绽放。
占地2000亩的鲁家沟镇小岔口村马铃薯良种种植示范基地,是一个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机械化服务于一体的马铃薯良种种植示范基地。
“我们以技术集成和高产示范创建为抓手,主推‘黑色全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机械耕作+专业化防治’的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现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定西百泉马铃薯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小谦说。
走进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这里正在加快形成马铃薯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园区已投入资金超6000万元,建设装配式日光温室187座和拱棚60座,并配套灌溉、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预计9月底全面建成投产。”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负责人说。
近年来,定西市用好“企业建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广脱毒种薯应用、配方施肥、机械化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打造绿色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示范区。
2023年,全市种植马铃薯281.54万亩,标准化种植达到240万亩,建立加工原料基地35.5万亩,并在全市7县区建设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
延伸产业链:“定西宽粉”闯天下
前不久,“定西宽粉”区域公用品牌的正式发布,推动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又迈出关键一步,这也让定西恒源淀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定西宽粉行业协会会长周来喜兴奋不已。“如今,定西马铃薯及其制品已形成定西‘甘味’农产品品牌体系。”他说。
目前,该企业建成全国鲜粉行业首家无菌净化生产车间,实现全自动流水线作业,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企业获得国家专利20项,成功注册“薯之梦”“鲜粉娃”“薯都情”等多个商标,其中“薯之梦”已成为定西宽粉领军品牌,享誉全国。
定西恒源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是定西市加快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马铃薯产业延链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定西市加快发展“定西宽粉”产业,推进马铃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品研发,做大市场营销,扩大品牌影响,招引实力企业,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定西市有马铃薯重点加工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达96万吨。
“定西市将坚持用产品赢市场、以品质创品牌的理念,聚焦全产业链发展,吸引投资、拓展销售、扩大宣传,不断提高定西马铃薯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定西市委副书记温卫东说。
关键词: